控价是什么?
在商品经济中,控价是企业或品牌方为维护市场秩序、保护品牌形象、确保渠道利润以及促进产品合理定价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。它涉及到对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进行监控、调整和优化,以确保价格体系的稳定性和合理性。
为什么要控价?
1.维护品牌形象:不合理的低价销售会损害品牌形象,给消费者留下“廉价”或“品质不佳”的印象,进而影响品牌的整体价值和市场地位。
2.保障渠道利润:控价有助于确保各级经销商的合理利润,激发其销售积极性,构建稳定的销售渠道网络。
3.防止价格混乱:过度竞争导致的价格战会破坏市场秩序,降低行业整体利润水平,控价可以有效遏制这一现象。
4.促进市场健康发展:合理的价格体系有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,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。
控价有哪些方式?
1.统一价格设定:品牌方可以直接设定产品的官方指导价或价格区间,要求所有销售渠道遵守。
2.合同约束:通过与经销商签订销售合同,明确价格政策、违约责任等条款,利用法律手段约束经销商的定价行为。
3.价格监测系统: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,建立价格监测系统,实时监控产品在各销售渠道的价格变动情况。一旦发现异常价格行为,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调整。
4.管控手段维权:对于违反价格政策、损害品牌形象和利益的行为,品牌方可以通过维权途径进行管控,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权投诉、平台页面举报、电商规则举报、消费者方式、工商举报、溯源控货、店铺干扰等
5.合理解决:当发现低价乱价等问题时,品牌方应首先与店铺进行沟通,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。如果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误解导致的,可以通过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政策解释来解决问题。
6.合理收编:对于一些有潜力但管理不善的店铺,品牌方可以考虑通过合作或收编的方式,将其纳入自己的销售体系中。这不仅可以规范这些店铺的经营行为,还可以扩大品牌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。
7.合理优化:品牌方应持续优化自己的电商渠道和销售策略,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。通过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,了解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偏好,在实际操作中,品牌方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灵活选择控价方式,并不断优化和完善控价机制。